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YP 教練

【教練自由式】也許我們都曾經距離精神病院只有一牆之隔

最近託教練讀書會的福,終於把買了好久連拆都沒拆的「大偽裝者」看完了。一開始會買這本書,是因為對於史丹佛心理學教授大衛‧羅森漢恩在1973年時,發動八位健康的自願者潛入精神病院進行調查研究感到好奇。這些身心健康者必須要裝瘋騙過精神醫師入院安置,爾後還要想辦法證明自己沒瘋以重獲自由,這樣的題材放到五十年後來看還是一樣具有衝擊性。

正常跟瘋狂並非恆定、也不是絕對

雖然說這個研究在本書作者的追查過程中發現造假的可能性很高,但在當年論文發表之後引發極大討論,某程度顛覆了美國的精神醫療現況,也間接對政策面產生了影響。


且不論論文的真實性,這篇名為「失常之地的正常人」的研究確實點出了許多精神醫療的盲點,但那些學術面的探索留給學者專家去說,我純粹只是想針對「正常/瘋狂」這點延伸思考一下。


正如我經常說的,就像沒有人的身體是100%健康,心理也是,所以我們都是心理亞健康族群,誰沒有一點毛病?程度多寡而已。例如那些一天到晚在高速公路上惡意逼車、亡命超車的駕駛不瘋嗎?很瘋,可是離開駕駛座他可能是模範員工。


所以瘋狂跟正常並不是恆定的,數值會視人事地物而有變化。另外,瘋狂跟正常也不是絕對的,是相對的,就像如果以前有人拿一根彈力繩綁住自己從懸崖上往下跳還開心的吼叫,保證會被說是惡靈附身致使他心智喪失,一定要關起來降妖驅魔;但放到現代呢?那個叫做高空彈跳,是極限解壓活動。順帶一提,同性戀也曾被認為是精神疾病。


是什麼把我們從瀕臨瘋狂的臨界點拉回來?

那天讀書會的討論同學問我們是否曾經覺得自己快瘋了?我後來想了很久,過去我在經歷長期的不快樂或高強度痛苦時,都有意識到再這樣下去不行,於是我會想辦法做出改變。


如果說有什麼能把我們從那個臨界值拉回來,我會覺得最重要的是覺察,我們要能覺察自己的不快樂不舒服,不只是一時心情不好、也不是忍忍就會過了,覺察之後才能採取相對應的行動以自我支持或尋求他人支持。


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可能在正常與瘋狂之間游走,就像血糖一樣,肚子餓的時候就低、喝了珍奶就爆。


你覺得不可能,左思右想你就是一個正常得不得了的正常人!但是,你不覺得這種主張本質上聽起來就有點瘋嗎?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