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當感到沮喪的時候 非得要振作不可嗎?




當我們感受到強烈的負面情緒的時候,不論是憤怒、悲傷、沮喪、難過

多半的反應都是想要盡快好起來,不想要繼續待在情緒的漩渦裡面。


事實上,情緒是需要被消化的,如果每次總是壓抑逃避,當相同的事件再發生的時候,難免會再捲入情緒風暴當中。


但是,我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好過一點,所以會採取各種方式來讓自己調適

例如安慰自己,「沒關係,下次再做好就好了」;或是把錯都推到關係人身上,「千錯萬錯都是they的錯」;又或者豁達的說「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當然,如果這些轉念對自己有用的話非常好,可是如果用什麼方法都沒有用呢?


我最近經歷了一個重大的挫折,恰恰就是怎樣轉念都無法轉變心情,當然我也自我教練了一番,發現了情緒背後真正的需要是什麼,但即便理性如此清楚,感受上還是好不起來,我找不到一個我可以買單的說法來說服自己。


當察覺到我想要找到一個說法來說服自己的時候,就明白了我對此前所有拿來讓自己好過一點的觀點,都並不真的認同,所以才會用「說服」這個字眼。


突然的,我有了一個新發現,難道我非得要有一個冠冕堂皇的說法才能排解情緒嗎?難道我就不能靜靜等待情緒退去嗎?一定要積極的做點什麼不可?


如同正向心理學中提到的復原力一樣,每個人的內心都具有復原的能力,只是後天有沒有去鍛鍊它,學習抱持著正面心態好讓自己越挫越勇;而當我們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也試著去擁抱情緒並轉換它,但發現卻都無濟於事時,時間可能就是那一帖良藥。


就像吃太飽的時候,說什麼下次要適當飲食都是空話,面對眼前的不適,只有等待食物慢慢被消化,才有可能消失;負面情緒亦然,只要知道自己總是會好起來,偶爾,或許我們可以允許自己不那麼振作。


0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