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師以外的心理服務都不可信?一刀切分法簡單卻粗暴!
- YP 教練
- Apr 11
- 2 min read
內在調適需求人人不同,鬆開糾結就能活跳跳,不見得非要勸他去掛號。

前陣子有位YouTuber製作了跟心靈課程相關的節目引發熱議,儘管風潮已過,但身為心理諮商碩士及ICF(國際教練聯盟)專業認證教練的我,關於這個議題我覺得還是蠻有立場發表意見的。(對!這篇開頭跟上篇一樣,不是既視感DÉJÀ VU)
理論技巧沒問題,有問題的是心術不正的人
基本上我認同他的立論,對於部分身心靈課程我也打大問號,不太理解為何某些怎麼看都是邪門歪道的,還是有追隨者前仆後繼,甚至神格化「老師」,搞得跟邪教沒兩樣也是有人深信不疑。
儘管這集節目做足功課,但看的過程我卻憂心忡忡。他提到很多心靈課程會使用心理諮商理論以取信學員,像薩提爾的冰山理論,談冰山時語氣聽起來帶著不以為然;他也講到課程會要你負起一切責任,千錯萬錯都是你的錯,藉此PUA你……。(僅憑印象概略引述,欲知詳情可觀看原片)
這說法其實蠻片面的,上述手法都是諮商及教練會使用的,只是被心術不正的人利用了,並不代表冰山理論或是要求當事人當責有問題。人的行為展現確實只是冰山一角,冰山底下有更多層次的內在需逐步探索,才能夠達到內外一致;而要求個案當責,是希望培養當事人面對的勇氣,並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並不是PUA的手段。
最簡單的可疑課程排除法:大方分享給親朋好友!
假設對這些知識背景一無所知的人看完後完全買單他的說法,很可能就會覺得「心理諮商師」以外的都很可疑,那就又太偏頗了。
畢竟有很多心理相關課程雖非諮商師所開設,卻也具專業認證,像是教練、職涯諮詢、正念、催眠…..;有些冥想、音療、芳療等課程確實也能舒緩身心。可信與否,我認為關鍵在授課者品德是否端正。
當然,不會有人把居心叵測寫在臉上,所以不少諮商師都分享過如何判斷課程的正當性。不過最簡單的一招應該就是你能不能大方的跟旁人說你正在上某某課,而課程內容講出來也沒人皺眉頭,那大概就沒問題。如果你自己連說出口都覺得怪怪的,甚至是課程要你對外絕對保密,那就值得三思了。
萬一你身邊的人都很鐵齒,覺得身心課程一概有鬼,那也可以試試把課程內容鉅細靡遺的傳給Chatgpt,除非你給它下了什麼主觀的prompt,否則AI絕對客觀的分析應該具有參考價值。
回到我這個學心理諮商的教練身份上,我可以很有底氣的說,教練是一門學科也是專業,只是任何行業皆然,有潔身自愛的人、也有鑽營取巧的人,但心理相關工作,個人的道德觀最重要。
預約45分鐘教練會談體驗 https://www.futureshapingcoach.com/contact-8
Comments